成功者根本沒有告訴你故事的全部

有個妹子看到某女孩周遊世界,出版了多少本書,然後被某世界名校錄取,就也躊躇滿志要透過旅遊、寫作積累人生經歷,放棄高考來追求名校。結果忙活了一圈,根本沒有哪個出版社肯出她的書,因為內容實在太爛(雖然比那位名校女孩寫得好),也沒有學校願意錄取她。她後來詳細考證了一下那名校女孩的背景資料,原來其父母為某地高官,想找單位出書、出錢只是一句話的事兒。那這個妹子呢?悲劇了唄,繼續高考。

內在的三個自我

我們每個人都有三個自我:公眾的自我(外在的形象與人格)、私人的自我(私底下與家人好友相處時所展現的真實自己),以及埋藏在內心深處的私密自我(這個內在自我會檢視我們的人生劇本,也就是深植於我們的遺傳基因、生活環境與社會制約的個人動機、傾向與習性)。我們能否擁有正直的品格,取決於藏在深處的私密自我。

想要逆轉勝,認輸才會贏!

我大學聯考失利,沒考上自己想讀的理想科系,原本數理相當好的我,數學卻意外只考了九分,考上成大數學系。當時對我來說,這的確是個挫折,但也只能面對現實,母親鼓勵我重考,我也沒有為此氣餒,反而成為我人生中的一個契機。

想穩住腳步 就到內心的安靜角落

我們打從骨子裡就知道,我們需要空間,需要暫停,就像休止符讓樂曲有了共鳴和表情。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作家會在頁面留下很多空白處,給句子還有他的讀者一點呼吸空間。連聖經中的十誡,唯一用「神聖」(holy)來形容的字,就是安息日。〈民數記〉裡記載,神發現一個人在安息日撿拾木柴,就判了他死刑。

一日一生,請思考今天的事就好

傑瑞.明其頓〈Jerry Minchinton〉在他的超級暢銷書《讓你更懂得如何思考的N個關鍵》〈Thinking Better: Keys to unlock your mind 〉中說:絕大多數人的心,就像不停徘徊在過去與未來之間的鐘擺。如果檢視自己的思考,會發覺自己花了不少時間思索過去與未來,卻鮮少顧及現在。〈中略〉若是能專注於現在,應該會發現每個瞬間都散發著獨特的美。

想「成為」 得有「作為」

有個學生告訴我正在積極準備空服員,我說,有夢想很好,還建議她馬上學好日文。她說不要,好麻煩。因為她對日文沒興趣,要再加強很困難,會英文就夠了。我告訴她,日本籍客人是台灣觀光市場的主力之一,加上日本客人在全球旅遊市場都是主顧客,能夠學點日文絕對有利無弊,但她還是沒興趣,後面的話我就嚥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