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名字不該是巴哈 (巴哈在德文裡意指潺潺的溪流),而應該是海洋,因為他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和絃以及音律。” – 貝多芬 (維也納 1822)
巴哈的G弦詠嘆調,有著這麼一個故事。據說,當年的巴哈,在一個社交場合被要求即興演出,但大提琴的四根琴弦中,有三根被蓄意破壞,目的是為了讓巴哈出糗。而巴哈拿著大提琴,以一根琴弦創造出這首家喻戶曉的詠嘆調,也就是後來的巴哈G弦之歌。
有人說,巴哈可以聽到上帝的聲音。雖說從沒受過正式的音樂訓練,卻可以譜出動人的歌曲,有音樂之父的美譽。
我常在想,如果沒有那三根被蓄意破壞的琴弦,是不是就會沒有這首膾炙人口的詠嘆調 ? 同樣的,沒有礁岩巨石, 是不是就無法看到美麗婆娑的浪花 ?
這次造訪的馬里布海灘的其中一個迷人的口袋海灘 (因為海灘幼小又低調,故名口袋海灘。) — El Matador, 是許多模特兒雜誌的拍攝地點,也是電影手扎情緣 (Notebook) 的取景地 (有看過電影的人,應該記得女主角對男主角高聲大喊她是一隻小鳥的場景。), 裡頭以礁岩巨石美景取勝。這裡的海景讓我想到巴哈,想到他出名的詠嘆調。
馬里布海灘有21英里的長度,蜿蜒著1 號公路 Pacific Coast Highway。光是沿途風景就很動人了。馬里布給人最刻版的印象就是豪宅和大明星雲集,這兩者是息息相關的,大明星酷愛這裡的海灘美景,很多昂貴的豪宅也就應運而生,所以來這個知名海灘,不小心有可能會遇見大明星的。
El Matador 的海灘早上八點開放,停車場的車位並不多,透早就被人搶去。我們去的當天九點才到,已經完全客滿。建議去的人要早點過去卡位,不然就和我們在停車場等。好在沒等多久,上帝安排一個善心天使給我們她的停車票卡,因為她剛好正要離開。因此很幸運的,我們得以免費停車 (不然平常停一天要美金八塊呀!)。圖下為停車場附近走兩三步就可以拍到美景。
由於我們出發的前一天才剛剛下雨 ,來到洛杉磯三個月以來第一次真正的下大雨。走著走著忽然看到地面上出現了一條完整的裂縫。
繼續往前走,就可以看到陡峭的樓梯。
馬里布海灘處處都架著這種樓梯, 行人都是以步行的方式往下走到海灘。相較於其他海灘停車場和海邊連為一體,這樣的方式更能保有天然的環境。
兩隻海鷗悠哉的棲息在大岩壁上。
來到馬里布的這天剛好是漲潮,潮來潮去真的很美。海浪來回地拍打著岸邊,追逐著浪花,看它不止息的潮起潮落,抖落一身的塵囂與煩擾。
El Matador 海灘出了名的就是這有洞的岩壁,許多雜誌都在這裡拍攝。我們到達的那天,也剛好遇到許多模特兒和攝影師在這裡取景。
岩壁的完整版長這樣。
岩壁是中空的,由右邊的大洞走進去還可以瞧見另外一端的海灘。
由岩壁裡拍出來的景色 。
回到岩壁的前端,拍打不停的海水,用浪潮譜出大自然的詠嘆調。
由左邊的小洞看過去,也可以看到海岸線其他的礁石,又是另一番風味。
能夠享受上帝創造的美景是生命中的小確幸,但能夠找到與你分享美景的人,共同觀看潮汐,共同欣賞日出黃昏裡的海洋,則是令人值得感恩的事情。
岩壁的另一端,大小不同的礁岩和藍色系的天空和海洋形成強烈的對比。人生其實也是如此,有人喜歡一望無際,毫無礁岩石頭的阻攔的人生。但有如潮汐一般,你不知道甚麼時候的浪潮,在甚麼地點,會擊打在你生命中,譜出最美最亮麗的浪花。
海天一色的美景。馬里布海灘讓我覺得南加州人擁有許多天然美景的奢侈和幸福,絕世海景就在家門咫尺之遙。
用再好的相機也無法捕捉浪花起舞的美麗。浪潮一波接著一波,像是用著自己的方式,舞出海浪的旋律。拍打的節奏成為大自然最美的音樂。此番美景只讓我更加讚嘆造物主的細膩精準,每一個海浪的節奏都像是事前準備好,一拍不漏地打在礁岩上。
就像一位一絲不苟的指揮家,用每一個礁岩譜出每一段海浪的音樂,上帝也是如此的掌管,細心呵護祂所照料的世界與人們。用每一段生命的不完美,寫出生命中最美麗動人的詩章。貝多芬說巴哈總有著用之不盡的旋律,這也難怪,因為巴哈的靈感來自於他和上帝緊密的關係,將他所感受到所摯愛的上帝,譜進他的音樂裡。
這應該是El Matador海灘的底端了,本身海灘並不大,一個早上走起來綽綽有餘。
除了醉人海景之外,也有許多可愛的海鷗們作伴。這裡的海鷗都不怕生,近距離接觸拍照也不怕,有時甚至會搶你的食物。
乾淨的海水成為小鳥的棲息處,到處都可以看到牠們活潑的身影。
位於海灘的另外一端,看到不少人在這裡戲水,玩耍,但並不會令你覺得擁擠。反而是讓你感到悠閒和放鬆的步調,這就是南加州的魅力呀!
從上頭拍到不同角度的馬里布,藍綠色褶褶發亮的海水,擁有撫慰人的功效。海水中深藍色的部分則是大海草 (kelp),也是許多海底生物的家。
最後放上一張與浪花礁岩為伍的跳躍照,真心推薦美麗的馬里布El Matador 海灘。真的會讓你走一趟就深深愛上。經過洛杉磯的朋友一定要留一個半天造訪,親臨享受聆聽一曲大海的詠嘆調。
(以上巴哈資料出自於維基百科) 本篇同步發表於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