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紀錄片「穹頂之下」,闡述大量燃煤作為能源,造成嚴重霾害。但能源使用相對多元的台灣,問題卻是卡在「核電與暖化」的拉扯上。
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主任葉宗洸認為,台灣人看完「穹」片後,也該看看兩年前的美國紀錄片「潘朵拉的承諾」,對能源選擇和其對環境變遷的影響,會有更深了解。
「我反核,但會不會我的恐慌一直以來都是錯的?」美國導演羅伯特.史東,在「潘」片片頭和幾位原本反核的環保人士自問。
面對暖化威脅,片中這群原反核人士進入曾發生核災的福島、車諾比地區,看核災的後果是否被高估,並重新衡量核災和暖化問題的輕重比例,重新認識核電。
他們內心在兩者間不斷遊移、論辯,史東曾說,他拍片時覺得自己被分裂成兩個人,相當痛苦。
科普新聞網泛科學專欄作家廖英凱指出,現今主流學界與國際氣候變遷組織一致認為,人類需積極處理全球暖化問題,且必須要在二一○○年前,做到零排碳量。
廖英凱指出,「潘」片分析可降低碳排放的方式,包括發展節能技術、使用低碳能源等,但前者規模效用有限,後者若以再生能源來看,數年內仍難供應所有電力需求。
不過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賴偉傑認為,「潘」片有幾個前提沒提到,一是其假設「人類對能源的需求只會愈來愈高」,這一論述有疑慮,二是對核電風險的論述太輕描淡寫,因此觀看時要留意。
廖英凱認為,「潘」片中環保人士主張的「以核減碳」,是為在短時間大幅降低對石化燃料的依賴,以求有效降低碳排放,抑制暖化。
大陸紀錄片「穹頂之下, Under the dome」(完整,高清版)
美國紀錄片「潘朵拉的承諾, Pandora’s Promise」(完整)
潘朵拉的承諾1/3
潘朵拉的承諾2/3
潘朵拉的承諾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