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報導,連結緊密的全球經濟,已開始感受中國大陸新型冠狀病毒(新冠肺炎)的衝擊,全球經濟的損失,可能高達1,600億美元。

自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爆發以來,中國大陸在全球經濟產出的占比已成長四倍,增至17%。目前大陸是全球新車、半導體最大市場、國際觀光最大消費國、服飾和紡織品最大出口國,也是許多個人電腦和幾乎所有iPhone的生產地。

澳洲國立大學經濟學教授Warwick McKibbin推測,新型冠狀病毒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可能達SARS的三到四倍。當年的SARS風暴,造成損失估達400億美元。

目前為止,中國大陸承受的衝擊最大;武漢是大陸的製造業重鎮,也被稱為中國的芝加哥或底特律但迄今仍封城;農曆新年假期延長,上海和一些製造重鎮也暫未恢復運轉。但大陸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也代表全球各地的企業和高管只能被迫觀望這場危機的變化。

食品巨擘卡夫亨氏(Kraft Heinz)在中國大陸聘僱數千名員工,在武漢也有一組小型銷售團隊;該公司執行長帕特里西奧(Miguel Patricio)說:「所有人都在關注事態的演變。如果危機延續,大家只能待在家裡,配送和生產就會開始出現問題。」

許多國際性的公司也面臨相同問題,包括星巴克、蘋果。國際和本土企業都受創,只能期盼疫情盡快獲得控制。

商家停業,有些損失會永遠失去;例如,消費者不會在3月時多買幾杯星巴克咖啡。工廠或可在恢復營運後加班彌補一些產能,但關閉的時間愈長,能夠彌補的空間愈少。企業支出也將延緩,等待對疫情衝擊的進一步了解。

武漢病毒,也對科技業產生廣泛影響。中國大陸占全球科技資訊支出約21%,許多個人電腦製造商和零件供應商都在中國,若銷售降溫,也將影響軟體的需求,例如微軟的Windows作業系統。

目前,全球晶片每年銷售額逾4,700億美元,超過一半是用於在大陸出售的裝置或在大陸安裝於其他裝置上後出口。

蘋果公司原本就已未雨綢繆,採取分散供應商的策略,短期內應該不會受到重大衝擊;不過,該公司產品的組裝作業大部分在大陸進行,若疫情導致組裝線勞動力短缺,將直接影響出貨量。

新冠肺炎的另一個影響層面,是促使企業把產線移出中國大陸。去年的美中貿易戰,令企業爭相尋找中國大陸供應商的替代方案,避免被課徵關稅,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可能促使企業把製造地點遷回至美國、墨西哥活其他東南亞國家。

Published by Yuma 有嗎

『分享』讓食物變得更加美味,讓旅行變的更加難忘!因為懂得分享我的人生更加的精彩。在這裡讓我們一起分享聖地牙哥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