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日的天氣回暖,維持在華氏60度左右的舒服氣候,除了往山上欣賞野花的人潮多了之外,也有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往海邊跑啦!不過近日聖地牙哥救生協會提醒大家,黃貂魚(Stingray)、也就是俗稱的魟魚(rays)開始在近灘全力活動,大家去海邊可要防止被魟魚蜇傷而受傷的意外唷~!

聖地牙哥救生協會會長Dana Vanos表示,魟魚全年都在海灘上,但最近的溫暖天氣讓海水處於溫暖低潮汐,魟魚靠海岸覓食,因此該協會特別發了一張三人腳浸泡在水桶中的照片,提醒到海灘遊玩的民眾要多留意。

什麼是黃貂魚Stingray?

大家常在水族館見到扁扁的魟魚就是蜇人兇手啦!在聖地牙哥附近看到的魟魚通常是身體圓圓扁扁的、胸鰭向前擴展並在鰓開口上方的頭部兩側匯合。根據太平洋水族館的說法,它們可以從加州北部的洪堡灣一直到巴拿馬的巴拿馬城,但最常見於南加和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有的可長達22.9英吋,但最常見的直徑約為10英吋或更小。棕色、灰色或棕褐色都有。

為什麼這麼危險?

救生員說,魟魚埋在沙中,同時在淺水中尋找小型無脊椎動物和蠕蟲,當被踩到或受到威脅時,它們會在尾巴上使用帶有鞘的倒鉤,上面覆蓋著毒液和粘液。鋸齒狀的倒鉤會刺破皮膚,造成嚴重的疼痛。特別是魟魚的尖刺含有有毒的毒液,雖不會造成很多組織損傷,譬如心臟病發或中風等全身性影響,但在局部被刺部位會帶來劇烈的疼痛。

被蜇了怎麼辦?

如果你被蜇了,救生員會建議你按照以下步驟操作:

  • 先止血。
  • 去最近的救生員。
  • 浸泡在熱水中以停止毒液。
  • 保持清潔,以防感染。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