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條在大家心目中一向都是熱量高的垃圾食物,少碰為妙,減肥瘦身的朋友們更是避之唯恐不及。不過,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之際,歐洲的比利時因馬鈴薯(土豆)大滯銷,導致馬鈴薯協會公開呼籲民眾每周至少吃兩次薯條,不然有超過75萬噸的馬鈴薯都要被扔掉啊~!
冠狀病毒危機導致這個歐洲小國的馬鈴薯(土豆)過剩,馬鈴薯(土豆)業協會秘書長Romain Cools就說,「傳統上,比利時人一周吃一次薯條,現在我們請求他們在家一周吃兩次薯條」。他說主要問題在冷凍薯條的需求下降,該部門約佔比利時馬鈴薯(土豆)加工的75%。隨著庫存的增加,冷櫃容量受到了擠壓。如果剩餘的幾百噸馬鈴薯(土豆)賣不出去,業者可能面臨1.25億歐元損失。
Cools說,「目前正與超市合作,看看是否可以發起要求比利時人每週兩次吃薯條的活動。我們試圖做的是避免食物浪費,因為每一個丟失的馬鈴薯(土豆)都是一種損失。」。
比利時政府於3月18日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封鎖,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數據,迄今為止,該國已有確例46,687例,死亡7,207例。
比利時總理Sophie Wilmes宣布,政府將分三個階段放寬,從5月4日先讓某些企業開始營業,6月8日後咖啡館和飯店才能重新開放。
無法加工的馬鈴薯(土豆)被運送到食物庫,並出口到中歐和非洲短缺的地方。之後將剩下的任何產品製成動物飼料或加工成生物燃料。
比利時宣稱是薯條的發源地,根據比利時薯條製造業聯盟,比利時民眾每人每年吃掉約38公斤的新鮮馬鈴薯及6至7公斤的加工馬鈴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