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7日,由中國駐洛杉磯總領事館教育組主辦的2017年“漢語橋”中小學生中文比賽美西南地區預賽在聖地亞哥米遜灣高中大禮堂成功舉辦。上午11點30分,小學組的比賽接近尾聲,當比賽主持人、聖地亞哥州立大學管理院長劉麗容博士宣布獲得小學組第一名的選手是來自聖地亞哥河景國際小學五年級女生康可米時,站在舞台中央的康可米激動得淚流滿面,泣不成聲,不能自已。
漢語橋比賽小學組的選手大部分來自沉浸式課堂,所有課程的學習都使用漢語。經過多年的沉浸式學習,小學組參賽選手的整體水平比當地高中生還高,競爭激烈,來自聾人家庭的康可米在小學組26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比賽按照漢語橋的慣例,分為中文演講、文化知識、才藝展示三個環節。康可米的中文演講字正腔圓、內容豐富、感染力強;中化文化問答環節反映敏捷、回答准確;尤其是最后的才藝部分,她的《感恩的心》手語展示,情深意切、優美動人,以明顯優勢征服了評委老師,贏得了觀眾。
為了今天的第一,康可米和她的父母、老師都付出很多、很多。來自廈門大學的漢語教師王昕是康可米的輔導老師,熟悉這位美國“學霸”生活學習的點點滴滴,為我們介紹了第一名成功背后的故事。
康可米的特殊家庭背景
康可米和她的弟弟都是河景小學中文沉浸課堂的學生,他們姐弟二人都多次在大賽中取得過優異的成績。但康可米不是來自富裕的家庭,很偶然的機會我發現康可米的父母雙方雙雙都是聾啞人。這樣的家庭環境能走出來如此優秀的、會講流利中文的孩子貌似天方夜譚。但事實是,康可米特殊的家庭背景更打造出她陽光自信、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意志和品格。
很多有殘障父母的孩子表現多為自卑,或者是對逆境的無奈,甚至逃避現狀、或者反叛。但恰恰相反,康可米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團結同學,她自信、豁達,充滿愛心和信心。有一次上中文課,老師讓同學們做一個小的課堂活動—-自己做禮券贈給父母,表達自己對家人的關愛。在同學們都在七嘴八舌,紛紛議論小朋友怎麼能做禮券時,一直專心聽課的康可米問王老師:“老師,我可以做兩張禮券嗎?一張送給媽媽,我要幫助媽媽每周刷四天碗,還有一張是送給爸爸,我要幫助爸爸每周洗車一次,禮券有效期限都是一年。”透過康可米娟秀的漢字書寫,准確的詞句表達,王老師仿佛看到了這個特殊家庭女兒對父母的忱忱孝心。
王老師對他們的父母了解應該是在“漢語橋”大賽准備的這一個月。康可米主動找王老師來給她輔導,寫稿子,准備各種文化智力問答題,並為她設計才藝展示的內容。王老師發現她的父母把老師們的問答題題庫做成可以隨時練習復習的卡片,卡片的一面是提問,另一面是答案。康可米說,“我爸爸媽媽喜歡計劃,提早做好各種准備。”我不禁為這對特殊的父母點贊,他們的點子既高效又恰到好處。孩子在游戲中不斷練習,不斷提升,不斷改進。每天復習40個卡片,從最初的第一周錯誤10個,康可米逐漸進步,對中國基本文化文字知識掌握地越來越純熟,到最后可以脫口而出,這樣飛速的進步和父母的支持和付出是密不可分的。
康可米的才藝環節是對歌曲《感恩的心》大意的手語展示。當王老師把找到的視頻內容郵件發給康可米的父母后,她父母第二天回復王老師,把視頻剪輯成了符合大賽時長要求的視頻。王老師知道康可米的父母雖是殘障人士,但他們卻是最好的教育家。他們懂得,真正地愛孩子不是買來玩具或是食品,更不是把孩子簡單粗暴地丟給手機等電子保姆,他們為孩子在努力拼搏奮斗的路上樹立了自強不息、勇於進取的榜樣。康可米告訴老師:“我爸爸媽媽花了很長時間幫我剪切視頻,這個做起來真的很難啊。但他們做得非常好,我愛我的爸爸媽媽……”
美國女孩康可米的中文天賦
幾乎每個聽過康可米講中文的人都會驚詫她的發音和語調,因為她講的中文字正腔圓,幾乎可以和本土的中國人相比。莫非她真的有過人的中文天賦? 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她上課的專注和投入幾乎是達到了忘我的境地。康可米上課時愛表現,很“嗨”,體現在她在所有課上,包括中文課、歷史課、數學課、體育課、手工文化課等所有的課上,都時時刻刻爭取用中文表達。如果她的發音不夠准確,她會多次、十幾次、甚至幾十次地練習,直至要求自己的發音和光盤的發音相一致。經過多年的沉浸式學習,她的中文發音流利而准確。而且如果上課時老師使用了“幼稚園”、“叻渋”這樣的港台用語,她會認真地更正老師,要講“幼兒園”、“垃圾”。
2016年河景小學歡慶萬聖節時,小朋友都扮成各種自己喜歡的裝扮,康可米那天的裝扮老師沒有看懂,王老師問她,“今天你扮成誰了?”她微微一笑,回答也很飄逸——”我扮成我自己,一個書呆子。”
“梅花香自苦寒來”隻能代表康可米成績的一個方面,事實上她對中文學習的熱情是發乎於內心。在距離預賽還有一個星期時,她的演講稿背誦得還有一些不熟,經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王老師說,“康可米,你周末回家一定要不斷地復習背誦啊!”周一她來找王老師輔導時,明顯有了進步。王老師說,你周末背誦演講稿了嗎?”她笑瞇瞇地看著王老師說,“我周六背了5遍,周日背了6遍。從這周一開始,我每天會比前一天多背誦一遍……”王老師問康可米,“背誦這麼多遍你累不累?”康可米倔強的小臉上挂滿了笑容,“不會累啊,我太喜歡學習中文了。我覺得很有意思。別人不愛背中文,因為他們不喜歡學,隻是他們的爸爸媽媽逼著他們學中文。我和弟弟學中文都很開心。”看到、聽到這一切,王老師被康可米的熱情和執著深深地感動。作為輔導老師,王老師開始反省自己,原來認為美國“熊孩子”上課時就是嬉笑、打鬧;美國的中小學教育,尤其是小學階段都是放羊,美國老師的評語都是溢美之詞……自己對美國教育的認識太過於狹隘和片面,這個“學霸”女孩給王老師上了最難忘的一課……
河景國際小學的漢辦老師是每個中文學習者最堅強的后盾
河景國際小學在2016年剛剛被評為全球秀孔子課堂,這是全美國唯一一所獲此殊榮的小學孔子課堂,沉浸式漢語課堂遠近聞名。河景國際小學的每個孔院老師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比賽結果是平常努力的反映,這次漢語橋比賽小學組設的8個獎項中,河景國際小學的學生抱回包括第一名在內的4個獎項。
每天除了做好正常的教學工作、課堂管理,所有孔院老師都要利用大量的課外時間輔導參賽選手。他們加班工作,不僅幫助學生提升漢語水平,而且通過不斷鼓勵和交流,成為孩子喜歡和信賴的朋友。康可米的演講稿幾易其稿,每一稿都要師生之間不斷地溝通交流,找到最合適的主題和表達詞句。同時,在准備過程中,康可米也會有心理上的波動,大賽前的一天,輔導完比賽內容,康可米說:“王老師,我現在又緊張又激動。”王老師知道,這個自強又自信的女孩在這麼多天高強度、高壓力的准備過程中,尤其需要老師的心理疏導和鼓勵。王老師看著她,告訴她,“康可米,你現在的緊張興奮就是比賽前的最高境界了。你看到那麼多觀眾。你知道他們為什麼來嗎? 那麼多觀眾都是特意為你加油來的,他們都知道你是最棒的,他們知道你會給他們最精彩的展示。那些觀眾不是你的敵人,而是你最好的朋友。這樣你再看到他們, 你還會緊張嗎?”她的回答充滿自信,“不會了!”
孩子們今天的成績,是日積月累的結果。孔院老師教孩子學習漢語漢字,也通過包餃子、寫福字,包紅包等各種不同的文化手工活動讓孩子們沉浸在優美豐富的中國文化中,學在其中,樂在其中。
王老師見証了康可米——一個來自殘疾人家庭的美國女孩的中文學習之路,祝賀康可米取得的可喜成績。正如康可米演講中所言,“我熱愛漢語,我非常想到中國去,和好朋友一起聊天、一起自拍、一起學習、一起體驗中國的生活”。祝願康康可米能夠早日實現自己的願望,做她最開心的事——到中國學習中文!
值得一提的是,比賽的現場,組織方專門請了手語翻譯,讓康可米的父母親能感受現場比賽的內容。現場先把中文實時翻譯成英語,再由當地手語翻譯翻譯給聾人父母。比賽組織方的周密安排讓康可米的父母充滿激動、感激。
(聖地亞哥州立大學孔子學院河景國際小學孔子課堂漢語教師 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