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日,聖地亞哥華人聯盟 (ACA) 在聖地牙哥的Mira Mesa 圖書館 舉辦了一場“亞裔與民權的將來 – 對話吳華揚教授”的活動。

此次活動的英文報道也在ACA網站發表。

吳華揚 (Frank H. Wu) 是一位美國出生的華裔法學家和作家。曾擔任韋恩州立大學法學院和加州大學哈斯汀法學院院長,現以杰出教授身份在加州大學哈斯汀法學院從事教育工作。他是以推動中美友好以及鼓勵美國華人參政議政為己任的“百人會”(Committee 100)的會長。他著有《Yellow: Race in America Beyond Black and White》 一書。書中探討了美國的種族認同,種族關系等議題。吳華揚也是為亞裔維護權益的社會活動家。

​本文作者參與了這次活動,下面是他的觀感。

我是誰?

吳華揚教授以標准的中文“我是美國人,我在美國出生,在美國長大”作為他的開場白。然后他話鋒一轉,用他的親身故事講述了他是如何成為了亞裔美國人(Asian American)。

吳華揚1967年出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的克利夫蘭 ,他父親是台灣來的移民。他幼年時全家搬到了汽車城底特律,父親在福特汽車公司工作。在小學,他作為班上僅有的亞裔,經常受到同學的嘲笑,這使得他很早就開始思考“我是誰?”這個問題。

雖然包括華人在內的亞裔在美國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但是,哪怕已經是幾代的美國人了,亞裔仍一直被看成永遠的外來人(perpetual foreigners)。在很多人看來美國應該是白人和黑人(非裔) 的國家。“Go back to your country” (“回你的國家”)是針對亞裔的專有句。當時,很多亞裔也不知道應該如何給自己定位。

1968 年,Yuji Ichioka and Emma Gee 成立了亞裔美國人政治聯盟 (The Asian American Political Alliance) 。他們首次提出了亞裔美國人(Asian American)這個概念。這個聯盟主要是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磯分校的美國亞裔學生組成,他們為未來的亞裔維權打下了基礎。吳華揚就是在這個時期成長起來的。

陳果仁事件

1982年正是日本經濟全球擴張,挑戰美國龍頭老大地位的時代。在美國,日本威脅論甚囂塵上。同時因日本產品大舉佔領美國以及全世界市場,使得大量美國工人失去工作機會,美國的汽車工人更是首當其沖。底特律是美國的汽車城,很多汽車工人失業,他們把不滿指向本地的日裔。

​陳果仁(Vincent Chin)1955年出生於廣東省,他的養父(美國華人)因二次大戰時服役美國軍隊而獲得回中國娶妻並把妻子帶來美國的權利。當他的妻子流產后,他們到中國領養了年僅六歲的陳果仁。陳果仁在美國的底特律長大,他像普通的孩子一樣過著美國人的生活。

 

1982年6月19 日,27歲的陳果仁,在准備結婚的前幾天,去夜總會參加朋友們為他舉辦的告別單身漢聚會 (bachelor party) 。 在夜總會裡他們碰到了一對白人父子,Ebens 和 Nitz,發生了口角。原本這可能隻是一次平常的吵架斗毆,但是因為Ebens誤認為陳果仁是日本人,認為是陳果仁造成了他那樣的美國汽車工人的失業,父子兩人把滿腔怒火發泄到陳果仁身上,要置他於死地而后快,陳果仁被他們用棒球棍活活打死。

這是一起嚴重的故意殺人犯罪案,也有明顯的仇恨犯罪的証據,但是法官卻輕判白人父子過失殺人,緩期三年,罰款3,780元,當庭釋放。這一比酒駕撞死人的罪行還輕的判決激怒了亞裔社區,促成了全美國的泛亞裔運動。來自不同國家的亞裔移民,首次聯合起來推動亞裔權益,各個不同亞裔社區形成了一致的聲音。這場運動對爭取美國亞裔獨特的身份認同和公正待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很多亞裔維權組織就此成立,洛杉磯的華裔律師郭志明倡議成立了亞太法律服務中心 (Asian-Pacific American Legal Center),美國第一位華裔女市長李琬若是籌備委員之一。該組織后來更名為亞裔推進正義協會(Asian American Advancing Justice),成為美國亞裔權益最強的捍衛者之一。

陳果仁事件讓年輕的吳華揚意識到他不僅是美國人,也是亞裔美國人(Asian American)。

美國的種族問題不僅僅是黑與白

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讀書期間,吳華揚找遍了整個圖書館,沒有找到一本關於亞裔美國人Civil Rights(民權)方面的書,隻找到兩本關於亞裔美國人的書。因為當時整個社會隻關心如何解決黑人與白人之間的種族矛盾,忽略了廣大亞裔群體。於是他決定自己寫一本這方面的書。2002年,他出版了《Yellow: Race in America Beyond Black and White》一書(此書可以翻譯成【黃色: 美國的種族問題不僅僅是黑與白】)。

書中他提出了兩個論點:

  1. 美國的種族問題不僅僅是白人和黑人,還有亞裔以及其他族裔。
  2. 種族問題並不一定黑白分明。種族歧視的行為並不都是十惡不赦的壞人所為,有些人可能出於無知,甚至好心而有意無意地表現出種族偏見或歧視。

這本書從亞裔美國人的角度探討了平權法、全球化、移民以及亞裔被稱為模范少數族裔和永遠的外來人等與與種族有關的議題,引發人們的思考。

1995年到2004年在著名的非州裔學生為主的霍華德大學法學院 (Howard University) 任教的經歷讓吳華揚更深刻地理解美國的族裔問題,他鼓勵我們與美國各族裔打交道,互相了解。

根據多項調查,亞裔的政治傾向往往處於中間地帶。我們比較能夠理解黑人和白人在種族方面截然不同的觀點,因此我們可以也應該起到橋梁作用,為美國的進步建立廣泛的同盟。

​中國的崛起對美國華人的影響

在人類歷史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如中國一樣的人口大國,能夠保持如此快速持久的經濟增長。中國的快速崛起給美國華人帶來了機會,也帶來了潛在的危險。我們身為華裔美國人,可以充當溝通中美兩國的橋梁,促進兩國的經濟貿易往來,我們也因此變得更加重要。但是也必須意識到,中國的快速崛起促使一部分美國人提出了中國威脅論,他們對美國華人不信任,甚至懷疑我們對美國的忠誠度。作為美國華人,我們要努力避免兩國交惡,更要避免戰爭。2017年末,吳華揚教授帶領百人會代表團訪問中國,促進中美高階層的交流。

陳果仁事件發生在日本快速崛起,美國受到嚴重挑戰的時期。美國的工人大批失業,輿論和政治人物把美國工人的困境歸咎於日本以及日本人,造成美國民眾對日裔美國人的不滿。現在因為中國的快速崛起,一些媒體和政治人物把矛頭指向中國和中國人,而不滿的美國民眾可能把憤怒發泄到美國華人身上。我們不能縱容任何煽動種族仇恨的言論。
​​

結語

吳華揚教授一再強調他並不是來提供答案的,而是來鼓勵思考。因為在種族問題上沒有標准答案,每一個人需要通過思考來得出自己的答案。參與這次活動的人很多是第一代移民,也有他們在美國生長的孩子,大家認為受益良多,希望以后有更多這樣的活動。

作為亞裔維權的社會活動家,吳華揚教授知道每一個族裔為自己維護權益的重要性。但是他也相信大部分人還是希望友好相處的,如果有人看到我們在幫助他們,他們也會來幫助我們的。他以和他鄰居的互動來結束了這次對話。他送給鄰居一個禮物,他鄰居一定會加倍送還。他幫助鄰居拿報紙,他鄰居就會幫他拿垃圾桶。真可謂“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希望美國各族裔之間也能進入這樣的良性循環。

作者:​Steven Chen,筆名老榕樹。1987年自中國大陸移民來美國,從事電腦相關職業,長期關注並參與美國環保政治以及美國華人活動,最近幾年撰寫了一些有關美國華人參政議政的文章。

Steven Chen應邀參加會議並做特約報導。

參考資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sian_American_movemen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urder_of_Vincent_Chin

 


Published by 搜FUN? SOFUN!

Keep Calm & Fun On 我們的使命就是把真正的"聖地牙哥"帶給您. 大家一起san diego吃喝玩樂最道地! COVID後我們捲土重來,感謝您用點讚,轉發,捐款支持SOFUN!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